中文 英语
18lickc新利
的意见

为汽车大战做准备

内燃机的时代正在结束。现在怎么办呢?

受欢迎程度

内燃机的日子屈指可数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引发商业史上最大的剧变之一。

在半导体和电子之前,规模经济的定义是汽车行业。事实上,汽车工业成为整个电子工业建立的模型。人们总是认为,大型机、小型机、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将整合成两到三家行业巨头,随后是许多边缘的小公司,就像汽车行业一样

一个世纪后,芯片和软件正在定义汽车,传统汽车行业正试图弄清楚,他们是否可以与特斯拉、蔚来汽车和其他少数初创公司竞争,他们使用的是过去适用于他们的相同模式,但燃料来源不同。特斯拉(Tesla)、蔚来汽车(NIO)以及其他所有公司都押注他们做不到。

特斯拉宣布将在柏林郊外的Grünhelde投资40亿欧元开设一家工厂,这并非巧合。对于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大多数司机来说,充一次电就能行驶300多英里可能足以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如果有足够的充电站可用,电池电动汽车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模式。

传统的德国、美国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对电动汽车的迅速崛起感到震惊,他们仍然对新贵特斯拉(Tesla)和中国初创企业保持警惕。但在全球变暖占据各大媒体头条的当下,汽车行业正面临着迅速清理自身行为的巨大压力。他们第一次尝试使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清洁燃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小步,但它几乎不能让通勤者在一夜充电后上下班。因此,当特斯拉推出其定价具有竞争力的Model 3时,恐慌随之而来,联盟迅速形成,战线拉开。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处境。一边是纯电动汽车。另一方面,围绕燃料电池和氢燃料站以及一系列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联盟越来越多。目前还没有答案的问题是,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愿意为它支付多少钱,以及哪一方能够足够快地建立基础设施来支持他们不同的模式。

这也不仅仅是关于汽车。它是关于卡车,工业设备,以及任何移动的东西。这是关于政府补贴、法规,以及未来可能的汽车拥有模式。

在过去,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燃料,而胜利都是那些拥有燃料的人取得的。未来,移动经济将围绕电力、电力效率和通信建立。这些都是来自全新资源的全新构建模块,目前还不清楚哪种模式会在哪里胜出。

尽管如此,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是巨大的,仅仅因为公司在过去取得了成功,并不意味着它们在未来也会表现良好。目前,汽车行业的任何一家公司能否以目前的形式生存下来,以及汽车制造是否会成为该行业最赚钱的部分,都还不清楚。

特斯拉推动了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最终的结果是像一辆汽车,还是像谷歌/Waymo、苹果或其他尚未浮出水面的公司开发的电子仪器,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押下的赌注是巨大的,一个误判就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7评论

realjjj 说:

看看特斯拉的赛博卡车,它是特斯拉目前为止性价比最高的一款车,因为它有外骨骼承重。
6个座位,大量的安全存储,坚韧的皮肤和玻璃,无油漆,自适应悬挂和ofc所有特斯拉汽车提供的一切,而起价仅为4万美元。价格与Model Y或Model 3标准范围Plus相同。
他们的成本很低,坚固的外表也降低了运营成本。他们设计的动力系统能跑100万英里,不锈钢不会生锈。
如果他们把这应用到为汽车服务而设计的汽车上呢?
他们还在推动续航里程和充电,再过2-3年,他们所有的汽车可能都将提供500英里以上的续航里程选项。
他们擅长产品设计,不怕风险,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苹果无法想象出一款像样的手机,其他汽车制造商想通过保持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低水平充电,以及滥用政府潜艇,在研发上花费很少,来再卖ICE 30年。
如果有大型汽车制造商准备在2025年生产1太瓦时的电池,我会认真对待他们。他们还不害怕前面的事情,他们希望缓慢的增长和最小的破坏。他们还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开始抓狂,开始接受现实。

Gilles CDN 说:

汽车工业的历史与柯达公司的历史几乎相同。

弗雷德 说:

问题:用过的特斯拉电池都去哪里回收了?处理吗?
答:目前进入仓库,因为技术上不可能回收它们,或者它们成为危险废物,需要封存一万年(美国现行法律)。
如果你把这个成本算到他们的汽车上(消费者会支付),他们的高尔夫球车就是10万美元。

马克·大卫利文森 说:

记住,今天大部分的电都是通过燃烧某处的某物来产生的。使用混合动力汽车可能是最环保的做法——除了燃料制造和分配问题。但如果油罐车是电动或混合动力的....

瑞安 说:

不错的文章,Ed,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刘明亮 说:

看了一眼特斯拉(Tesla)最近的股价,我开始怀疑它的每股收益曲线是否会像亚马逊(Amazon)那样。2008 - 2018)。

埃隆·马斯克无疑推动了汽车行业进入高速运转,尤其是“Model III”的风险(但仍然成功)生产。

不过,我不确定汽车大战是否会发生。除非杰夫·贝佐斯骑着他的亚马逊引擎进入这个竞技场。

也许吧。

留下回复


(注:此名称将公开显示)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