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英语

5nm Vs. 3nm

半节点,不同的晶体管类型,以及许多其他的选择都增加了不确定性。

受欢迎程度

代工厂商正在为下一波先进工艺做准备,但他们的客户将面临无数令人困惑的选择——包括是开发5nm芯片,还是等到3nm,还是选择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

与3nm相比,5nm的路径是明确的。在那之后,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代工厂正在加入半节点工艺,比如6nm和4nm。迁移到这些节点中的任何一个都是非常昂贵的,而且好处并不总是明确的。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制造业基础的萎缩。在最先进的节点上,可供选择的晶圆代工厂更少。铸造行业曾经有几家领先的供应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成本飙升和客户群减少,这个领域已经缩小了。通常,较少的供应商意味着较少的技术和定价选择。

目前,三星和台积电是仅有的两家能够提供7纳米及以上工艺的晶圆代工厂,不过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英特尔和中国的中芯国际正在开发先进的工艺。在商业晶圆代工业务中,英特尔是一个小角色,一直在努力实现10纳米芯片的出货。目前尚不清楚中芯国际是否会推出正在研发阶段的7nm芯片。(英特尔的10nm工艺与代工厂的7nm工艺类似。)

与此同时,在先进的节点上,三星和台积电正在推出使用当今finFET晶体管的7nm工艺,两家供应商都将把finFET扩展到5nm。与传统的平面晶体管相比,finFETs是性能更好、泄漏更小的三维结构。

然后,在3nm,三星正在从finfet过渡到一种新的晶体管结构,称为ananosheet场效应晶体管,这是finFET的一种演变。与此同时,台积电尚未披露其3nm计划,导致许多代工客户处于观望状态。消息人士称,台积电显然正在评估几种选择,包括纳米片、纳米线和增强的finfet。英特尔(Intel)、台积电(TSMC)和其他公司也在研究新型先进封装,作为一种可能的扩展选择。

尽管如此,晶体管技术仍有可能在3nm技术上有不同的发展方向。finfet仍在发挥作用,但该技术需要一些突破。根据一个组织的路线图,业界很可能需要准备好过渡到3nm的新架构和/或下一个2nm的半节点。

“5nm仍然是一个finet,”Naoto堀口说,逻辑项目主管Imec.“然后,假设在N3,我们正在进入从finfet到其他器件架构的过渡期。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纳米片。”

纳米片场效应管是一种gate-all-around(棉酚)的体系结构。这并不是唯一可能的情况。“这个行业非常保守。他们将尽可能地延长fet的寿命。“在3nm,我们有一个使用finFET的窗口。但就整体改进而言,我们需要对finFET进行一些工艺创新。

那么,芯片制造商是继续使用7nm技术,还是向5nm、3nm或新的半节点技术迁移呢?7nm为大多数应用程序提供了足够的性能,这就是为什么它将是一个长期运行的节点。除了7nm之外,还有几种高性能的选择,但成本都更高。这些新技术能否按时出现还有待观察。


图1:平面晶体管vs finfet vs纳米片FET。来源:三星

铸造洗牌
芯片由许多晶体管组成,它们在器件中充当开关。几十年来,集成电路产业一直与摩尔定律这个公理表明,器件中的晶体管密度每18到24个月就会翻一番。

因此,在这种节奏下,芯片制造商引入了一种具有更多晶体管密度的新工艺技术,使该行业能够降低每个晶体管的成本。在每个节点上,芯片制造商将晶体管规格缩小0.7倍,使业界能够在相同的功率下实现40%的性能提升,并将面积缩小50%。

遵循这个公式,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特尔就为速度更快、价格更低的个人电脑铺平了道路。

根据IBS的数据,到2001年,有超过18家芯片制造商拥有可以加工130纳米芯片的晶圆厂,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工艺。当时,也有几家新兴的代工厂商,主要在老厂的成熟节点为其他厂商生产芯片。代工厂也为无晶圆厂设计公司生产芯片。

到90年代末,晶圆厂和工艺成本不断上升。由于负担不起成本,许多芯片制造商转向了“fab life”模式。换句话说,他们在自己的晶圆厂生产一些芯片,同时将一些生产外包给代工厂。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的芯片制造商在自己的晶圆厂生产尖端设备。有些公司没有晶圆厂,或者退出了这个行业。

尽管如此,代工模式从2000年代开始起步。代工厂在技术上落后于英特尔和其他公司,但它们仍然让设计公司接触到各种工艺。

下一个重大变化发生在20nm,当传统的平面晶体管碰壁并遇到短通道效应时。作为回应,英特尔在2011年转向了下一代晶体管技术,即22nm的finfet。晶圆厂转而采用16nm/14nm的finfet。

与平面晶体管相比,finfet有几个优点。“在这种方案中,整个晶体管在垂直方向上拉伸,因此通道从基板中凸起,栅极包裹在鳍片的三面。栅极在一定的2D占地面积上的更大接触面积可以更好地控制泄漏电流,”来自mattcogorno和Toshihiko Miyashita说应用材料在博客里。Cogorno是全球产品管理总监,而Miyashita是技术人员的高级成员。

finfet也是更复杂的器件,难以在每个节点上制造和扩展。因此,工艺研发成本直线上升。所以现在,一个完全规模化的节点的周期已经从18个月延长到2.5年甚至更长。

集成电路设计成本也在持续上升。根据Gartner的数据,设计28nm平面器件的成本在1000万美元到3500万美元之间。相比之下,根据Gartner的数据,设计7nm系统级芯片(SoC)的成本在1.2亿美元到4.2亿美元之间。

“设计成本因SoC的复杂程度而有很大差异,”Gartner分析师塞缪尔•王(Samuel Wang)表示。“大约三分之二涉及硬件芯片设计。其余的成本包括软件开发、掩模成本和成品率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设计成本也会下降。”

尽管如此,成本趋势已经改变了集成电路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的IC公司能够负担得起最先进节点的设计成本。许多这样的公司现在依靠代工厂来满足他们的生产需求。

客户的减少,加上制造成本的飙升,已经影响了领先的铸造行业。例如,16nm/14nm市场上有五家芯片制造商/代工厂,globalfoundries,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和联华电子。中芯国际也在研发14纳米finfet。

但在7nm处,又发生了变化。工艺和制造成本继续上升,但投资回报令人怀疑。因此,GlobalFoundries和联华电子去年停止了各自的7纳米制程努力。两家公司仍活跃于16nm/14nm市场。

展望未来,三星(Samsung)和台积电(TSMC)正全力推进7nm及以上工艺。经过多次推迟,英特尔计划在2019年年中推出10nm工艺,2021年推出7nm工艺。与此同时,中芯国际尚未公布时间表。

但并非所有代工客户都需要先进的节点。28nm及以上芯片的市场仍然很繁荣。“这取决于产品供应,”Gartner的Wang说。“有些产品需要最高的性能。设计人员仍然可以使用遗留节点。对工艺要求不高的设计可以使用N-1和N-2节点。”

其他人也同意。“从经济角度来看,现在有多少公司能负担得起最前沿的硅?这个数字正在缩小。对于非常非常高性能的市场,总是会有这样的需求。但在供应链中,从数量的角度来看,鸿沟正在中间打开。最尖端的技术将来可能需要7、5、甚至3纳米。但其他所有人的增速都放缓了不少,”汇丰商业管理副总裁沃尔特•吴(Walter Ng)表示联华电子

不过,在服务器和智能手机等特定应用中,仍需要尖端芯片。然后,大量新的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浮出水面。许多人正在设计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芯片。

“毫无疑问,能够以比现在快10倍的速度计算将具有商业用途和竞争力,即使对于非技术市场也是如此。所有深度学习的独特成就都证明了这一点。对更强计算能力的需求几乎看不到尽头,”东芝首席执行官藤村明(Aki Fujimura)表示d2

“对计算能力的需求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首先是gpu,然后是最近的深度学习,”藤村说。“深度学习是一种大规模的模式匹配技术,其中神经网络训练是一个迭代优化问题。现在,世界已经找到了一种机制来处理大量数据,并以推理程序的形式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所需的计算量随着可用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所有问题领域的可用数据都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几乎可以保证,处理深度学习负载所需的计算能力将大幅增加。”

人工智能芯片是否需要5nm及以上的工艺尚不清楚,但肯定需要更多的计算能力。但是,迁移到这些节点并没有变得更容易或更便宜。

5nm vs 3nm
与此同时,台积电在2018年初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出货7nm的供应商。后来,三星也加入了7nm的竞争。根据IC Knowledge和TEL的说法,一般来说,基于finfet, 7nm的代工工艺包括56nm至57nm的栅极间距和40nm的金属间距。

在其第一个7nm版本中,台积电使用了193nm浸没光刻和多重图案。今年晚些时候,台积电将推出新版本的7nm极端的紫外线(EUV)光刻。EUV简化了工艺步骤,但它是一项昂贵的技术,存在一系列挑战。

现在,台积电正在为2020年上半年的新5nm工艺做准备。台积电的5nm技术比7nm技术快15%,功耗低30%。定于明年推出的第二个5nm版本,速度快了7%。两个版本也将使用EUV。

台积电在5nm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国际商业战略公司(IBS)首席执行官韩德尔•琼斯表示:“预计到2020年,苹果、海思、高通将大批量生产5nm。”到2020年第四季度,晶圆产量将达到每月4万至6万片。”

台积电5nm工艺的采用率低于7nm工艺。首先,5nm是一种全新的工艺,具有更新的EDA工具和IP。此外,它的成本更高。根据Gartner的数据,一般来说,设计5nm器件的成本在2.1亿美元到6.8亿美元之间。

一些芯片制造商希望在不需要5nm高成本的情况下,从7nm过渡到5nm。因此,台积电最近推出了一种名为6nm的新半节点选项,这是一种成本较低但有一些折衷的选项。

“N6和N5的数字看起来非常接近,但它们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在最近的一次电话会议上说。“与N7相比,N5的逻辑密度提高了80%。N6与N7相比只有18%。所以你可以看到在逻辑密度和晶体管性能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N5芯片的总功耗较低。如果你进入N5,会有很多好处。但是,N5是一个全节点,客户需要时间来设计他们的新产品。N6的美妙之处在于,如果他们已经用N7设计了,他们只需要花很少的精力。他们可以进入N6并获得一些利益。根据他们的产品特性和市场,(客户)将决定去哪一家。”

与此同时三星最近推出了5nm,预计将于2020年上半年推出。与7nm相比,三星的5nm finFET技术的逻辑面积增加了25%,功耗降低了20%,性能提高了10%。

三星还推出了新的6nm半节点,为消费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三星代工厂业务营销副总裁Ryan Lee表示:“6nm具有7nm的可扩展性优势,而且IP可以重复使用。”然后,在其路线图上,三星也在开发4nm finFET工艺。到目前为止,关于这项技术的公开信息很少。

5nm之后,下一个全节点是3nm。但3nm并不适合胆小的人。根据IBS的数据,设计一个3nm器件的成本在5亿到15亿美元之间。据IBS称,工艺开发成本在40亿至50亿美元之间,而晶圆厂的成本在150亿至200亿美元之间。IBS的Jones说:“基于相同的成熟度水平,3nm的晶体管成本预计比5nm高20%到25%。”与5nm finfet相比,预计性能将提高15%,功耗将降低25%。”

三星是迄今为止唯一宣布其3nm计划的公司。对于这个节点,晶圆厂将采用一种新的全栅极技术,称为纳米片。台积电尚未公布其计划,这让一些人认为它落后于形势。琼斯表示:“在3nm工艺上,三星很有可能在2021年实现初始量产。”“台积电正在加速开发,试图缩小与三星的差距。”

在3海里,台积电据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正在研究纳米片场效应管、纳米线场效应管,甚至是微型场效应管。扩展finfet的一种方法是在通道中使用高迁移率材料,即锗。今天的finFET器件在通道中使用硅或硅锗(SiGe)。更大的锗混合物可以用来提高通道迁移率,这是指电子在设备中移动的速度。控制缺陷是这里的挑战。

扩展finFET是有意义的。3nm finFET提供了从目前的5nm finFET的迁移路径。但也存在一些挑战。理论上,当鳍片宽度达到5nm时,finFET就会达到极限,这与今天的鳍片宽度接近。“今天,我们在一个标准电池中使用NMOS和PMOS的两个鳍片,”Imec的Horiguchi说。“在3nm工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需要在标准电池设计中采用单鳍架构。单鳍必须有足够的操控性。为了将finFET扩展到N3,我们需要一种特殊的技术来提高单鳍功率和/或减少后端寄生。”

除了高迁移率finFET外,下一个选项是栅极全能。2017年,三星推出了所谓的3nm多桥通道FET (mbcet)。MBCFET是一种纳米片FET。三星电子的首款MBCFET将于2020年投入风险生产。

纳米片比finfet有一些优势。在finfet中,栅极被包裹在翅片的三面,而在纳米片中,栅极被包裹在翅片的四面,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电流。

与5nm相比,三星的纳米片FET的逻辑面积效率提高了45%,功耗降低了50%,性能提高了35%。“finFET结构在可扩展性方面有一些限制,因为电源电压不能降低到0.75以下。我们利用这种纳米片结构进行了创新,将供电电压降低到0.7伏以下。”

栅极全能技术有几种类型,包括纳米片场效应管和纳米线场效应管。栅极全能本身是finFET的一个进化步骤。在栅极全能中,finFET被放置在其侧面,然后被分成单独的水平片。每个单独的部分组成通道。每张纸上都包裹着一层闸门材料。

与纳米线场效应管相比,纳米片场效应管具有更宽的沟道,从而转化为更高的性能和驱动电流。“纳米片具有更大的有效宽度,”Imec的堀口说。“纳米线对静电非常有利。但是横截面相当小。这不会给有效通道宽度带来优势。”

全门架构有几个挑战。一般来说,它们在5nm finfet上只提供适度的缩放提升。在晶圆厂中制造栅极全能技术是具有挑战性的。

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Richard Gottscho表示:“当你开始使用下一代3nm及以下的栅极全能技术时,其复杂性将是另一个数量级。林的研究.“起初,它看起来像一个改进的finFET。但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且这种栅极全能架构的复杂性明显大于finFET。”

在纳米片工艺流程中,第一步是在衬底上沉积薄且交替的SiGe和硅层。“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一个硅,硅锗和硅堆栈。我们称之为超晶格,”应用材料公司工程管理高级总监Namsung Kim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由于我们有锗含量,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屏蔽衬里层。”

至少,一个堆栈将由三层SiGe和三层硅组成。然后,在堆栈上绘制微小的片状结构。随后形成浅沟隔震构造,内隔震构造发育。

然后,在超晶格结构中去除SiGe层,留下硅层之间的空间。每个硅层构成器件中片或通道的基础。下一步是为栅极沉积高k材料。“在纳米线之间,有最小的分离。距离非常小。挑战在于如何沉积工作功能金属厚度,”Kim说。

该行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门全能,但仍存在一些挑战。“主要的挑战之一是寄生电容,”Kim说。“如果你问我,全方位门控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我会说有两个。一个是间隔器,然后是底部隔离。”

接下来是什么?
那么全能门或纳米片能延伸到什么程度呢?“纳米片可以延伸两到三个节点。铸造厂可以在N3处引入纳米片。下一代可能是肯定的。在那之后,我们可能不得不改变纳米片的集成或架构。但它仍然是一种纳米片结构,”Imec的堀口说。

在研发方面,业界正在研究如何在先进节点上改进栅极全能和finfet。在这一点上,栅极全能器件只提供一个适度的扩展比finfet。例如,Imec之前的纳米片的栅极间距为42nm,金属间距为21nm。相比之下,5nm的finFET可能具有48nm的栅极间距和28nm的金属间距。

在实验室中,Imec已经证明了通道中含有锗的p型双堆叠栅极全能器件的可扩展性。采用无扩展方案,Imec开发了栅极长度约为25nm的纳米线。这也可以调整为纳米片。与之前的版本一样,电线尺寸为9纳米。

锗可以发挥作用,将finFET扩展到5nm以上。Imec展示了具有创纪录高Gmsat/SSsat和PBTI可靠性的Ge nfinfet。这是通过改进替换栅高k工艺来实现的。

然而,finFET技术是否会扩展到3nm还有待观察。目前还不清楚纳米片是否会按时出现。事实上,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许多未知和不确定因素,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说明什么时候会更加清晰。

有关的故事
半导体工程通讯注册
在这里注册我们的时事通讯,获取我们所有的头条新闻、特别报道、科技谈话视频等等……
3纳米的大麻烦
开发复杂芯片的成本可能高达15亿美元,而功率/性能优势可能会下降。
5/3nm的多物理场
为什么工艺、电压和温度在未来的节点上如此相关,这对设计有什么影响。
控制3纳米及以上的变异性和成本
Lam的首席技术官谈到了更多的数据、技术进步、新材料和制造技术将如何向多个方向扩展规模。
扩展的正确路径是什么?
随着成本的增加,新的架构和封装方法获得了进展,但缩小的功能仍在发挥作用。



16条评论

兰德沃克 说:

非常感谢,马克。作为一个非从业者,我发现这个概述非常有价值。至少对我来说,可访问性/信息量的平衡恰到好处。

米罗 说:

一个很棒的概述!多谢。

Kalle 说:

精彩和详细,专家的分析,这是相对容易阅读的爱好者。谢谢你!

彼得亚雷格拉博夫斯基 说:

一篇非常清晰和翔实的文章。非常感谢马克!

大卫利瑞 说:

无法扩展的是服务器和交换应用程序中ic的10年使用寿命的可靠性预期。目前还不清楚7nm是否能够在ASIC使用条件下使用10年。我希望看到关于N+硅技术如何评估和缓解可靠性挑战的文章。

克里希纳Kireeti 说:

这是一篇非常详细和翔实的文章。多谢。

马克·大卫利文森 说:

硅的晶格间距为0.54 nm,所以一个5nm的硅结构的晶格常数小于10,大约是20个最近邻的原子。有人担心吗?

约翰林根 说:

很棒的文章,马克!然而,我对节点的定义感到困惑,不再确定7nm, 5nm或3nm是否代表实际的CD。你能否澄清节点的定义,以及“7nm”节点对于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是否相同?也许行业需要一个新的衡量标准来比较(MT/mm2)?

马克LaPedus 说:

嗨,约翰,我同意你的看法。节点很混乱。从历史上看,一个技术节点的名称是基于所使用的最紧密间距的一小部分,通常是最好的路由间距(金属2)。
https://新利体育下载注册www.es-frst.com/nodes-vs-node-lets/

现在,节点名是任意数字。它们毫无意义。短期内不要寻找任何标准。

然而,台积电和三星的7nm规格有些相同。英特尔的10纳米工艺大致相当于代工厂生产的7纳米工艺。看到的:

https://fuse.wikichip.org/news/1479/vlsi-2018-samsungs-2nd-gen-7nm-euv-goes-hvm/

https://fuse.wikichip.org/news/2408/tsmc-7nm-hd-and-hp-cells-2nd-gen-7nm-and-the-snapdragon-855-dtco/

布莱恩·C。 说:

谢谢你,马克,你写出了为数不多的值得一读的文章。

Gaurav高尔 说:

写得好,内容丰富。感谢您发表这篇文章。

当我得知美国在半导体代工业务上已经落后于韩国和台湾时,我感到很惊讶,我想很多人也会感到惊讶。

纳兰德拉 说:

令我惊讶的是,当这个区域增加了25%或50%时,人们认为摩尔定律“还活着”。过去,人们每两年将晶体管的数量增加一倍(或面积增加100%)。我们来解决复利问题,每两年增长25%,50%和100%。
6年后,
对于100%,面积= x*(1+ 1.00)^3 = 8 x
对于50%,面积= x*(1 + 0.5)^3 = 3.375 x
25%的面积= x*(1 + 0.25)^3 = 1.95 x

20年后,
对于100%,面积= x*(1+ 1.00)^10 = 1024 x
对于50%,面积= x*(1 + 0.5)^10 = 57.66 x
25%的面积= x*(1 + 0.25)^10 = 9.31 x

另一种看待它的方式是,以25%的增长率计算,需要62年才能实现过去20年的相同面积增长。

为什么不承认摩尔定律已经终结了呢?是的,我们仍在改进,但这与摩尔定律不同。

格伦沃尔德罗普 说: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说英特尔的10nm工艺接近台积电或三星的7nm工艺。

查一下22nm及以下光刻工艺的实际规格,它们真的没有什么不同,台积电和三星的7nm与英特尔的10nm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是7nm实际上是在目标上,量产并且已经盈利。

英特尔在10nm技术上严重亏损,性能不佳,时钟速度低,功耗高。

10nm+和冰湖可能是英特尔需要的产品,但它仍然只是移动设备。英特尔的10nm远不及其竞争对手的7nm,因为在他们扔掉第一个版本重新开始后,它几乎不能工作。

英特尔下定决心要让他们的10nm技术优于其他所有人的7nm技术,结果它甚至没有成功。

格伦沃尔德罗普 说:

纳伦德拉,这句话的原话是“计算机的速度和能力有望每两年翻一番的原理,因为微芯片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增加了。”

这与每平方毫米的光刻量无关。你误解了法律,而不是反驳它。

他还预计这种情况只会持续几年。他在多次采访中都这么说过。然而,我们正接近光刻技术改进的终点。电子的电磁场大概是1-2nm,更高的电压和安培会增加它,所以从现在开始它会变得更加困难。

话虽如此,我们实际上并不是大多数部件都是7nm的,大多数更大,有几个更小。

还有一点是,为晶体管供电的电路必须更大,以便为晶体管提供开关所需的安培,更小=更热=更大的电阻=更热=更低的电压=更大的安培=更热。

它将会结束,或者至少不再是经济的。

纳兰德拉 说:

这是文章摩尔在1965年写的。

我没有误解法律。它是关于每个集成电路的最小成本的组件(晶体管)的数量。成本由成品率决定,而成品率取决于集成电路的面积。因此,摩尔定律指出,单位面积的晶体管数量将增加一倍。这相当于说每两年面积增加100%。

英特尔将需要整整5年的时间(2014年底推出14nm)才能完成这一任务,届时他们将推出10nm。

摩尔的文章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段落,他谈到了“清算日”或趋势的终结。他基本上是说,当你开始看到碎片式设计时,这种趋势就结束了。“事实可能证明,用较小的功能构建大型系统更为经济,这些功能被单独打包并相互连接。”

问题是,企业的营销部门永远不会承认摩尔定律已经结束。管理层不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们可能不得不解释对无利可图的技术的错误押注。
所以他们的研发理念是,“在士气提高之前,打败会一直持续下去”。

clh 说:

根据我在三星和台积电的14纳米和7纳米工艺的工作经验,三星的设计总是更简单。似乎台积电的验证平台总是由非用户或其他比必要更复杂的人来完成。

留言回复


(注:此名称将公开显示)

Baidu